“你怎麼能坐在愛中,生活在愛中而不是恐懼中呢? 第一步,對不起,是愛你的恐懼。 有一種方法,你實際上必須向恐懼低頭並說,‘我了解你。 你也是人類的一部分。’”——傑克·康菲爾德
要處理佛教的五蓋——貪、嗔、困、掉舉和疑——我們必須實際研究、觀察它們,並讓它們融入我們的禪修中。 當慾望生起時,我們開始用正念檢查“慾望的心”。 我們承認它,“慾望,慾望”,並感受它的品質。 審視慾望就是體驗我們自己永不滿足的那部分,它總是說:“要是我有別的東西就好了,不同於這個,那會讓我快樂。 如果我有其他關係,其他工作,一些更舒適的墊子,更少的噪音,更涼爽的溫度,更溫暖的溫度,另一條冥想披巾,昨晚多睡一會兒,那麼我就能坐得很好。”
處理慾望的正念方式不是譴責它,而是將注意力轉向慾望的狀態,在身心中體驗它,並輕輕地稱呼它,“想要,想要”。 以這種方式,我們學會充分覺知諸如慾望之類的狀態,而不會被它們所困。 然後我們可以選擇跟隨哪個。 我們通過注意力找到自由。 慾望在現代世界肆虐。 正念帶來真正的理解.
當處理憤怒、厭惡或恐懼時,使用相同的正念方法。 在我們熟悉之前,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恐懼八十次。 但如果我們坐著不動,每當恐懼來臨時,我們就觀照,“恐懼,恐懼”,讓自己正念顫抖、涼爽、呼吸停止以及故事和圖像,如果我們堅持下去,有一天恐懼會升起,我們會說:“恐懼,恐懼,哦,我認識你! 你很熟啊!” 我們與恐懼的整個關係將會改變,我們會將其視為一種非個人狀態,就像收音機裡播放了一段時間然後就消失的節目一樣,我們將在與它的關係中變得更加自由和明智。
這聽起來很容易,以平衡和柔和的注意力出現,但並非總是如此。 在我教過的一次長期靜修中,有幾位治療師接受過原始尖叫傳統的教育。 他們的做法是一種釋放和宣洩,在他們的工作中,他們每天早上都會留出一段時間來釋放和尖叫。 打坐幾天后,他們說:“這種正念不起作用。” 我問:“為什麼不呢?” 他們回答說:“它正在積累內在的能量和憤怒,我們需要一個地方來表達它。 我們可以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使用冥想大廳來尖叫和釋放嗎? 否則當我們把它藏起來時它會變得有毒。” 我建議他們還是回去和它坐在一起,我希望它不會殺死他們。 我讓他們坐下來看看會發生什麼,因為他們是來學習新東西的。 他們做到了。 幾天后,他們回來說:“太棒了。” 我說:“有什麼了不起的?” 他們說:“變了!” 他們以一種新的方式獲得了自由。 憤怒、恐懼、慾望——當所有這些狀態被充分認識和感受時,它們都可以成為智慧的源泉,因為當我們出現在它們面前時,我們看到它們是如何根據特定條件生起的,並且它們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影響身心。某種方式。 如果我們保持正念而不被它們所困,我們可以像風暴一樣觀察它們,它們會被體驗一段時間,然後它們就會消失.
這是摘錄自 ‘把佛法帶回家:就在你所在的地方覺醒‘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