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过度思考机制
反思、分析,甚至短暂的反刍,都可能是健康心理处理的一部分。正常反思与长期过度思考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其发生的频率,而更在于其影响和无法摆脱的程度。当过度思考不再是一种工具,而开始成为一种陷阱时,它就会变成慢性的。
长期过度思考通常会遵循类似的模式或经历循环。一个触发点引发一个想法,大脑开始回放某些东西,回放导致分析,不确定性和问题不断积累,分析加剧,疲劳随之而来。如此循环往复,突然间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也许你在猜测会议上的一句话、匆忙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或做出的一个选择。无论触发点是什么,这种思维模式都会迅速升级,你会开始反刍别人可能根本不记得的事情。
关于反刍的研究强调,一旦你的注意力锁定在一个感知到的问题上,大脑就会倾向于循环利用它,而不是释放它(Nolen-Hoeksema,2000 年)。
反刍让我们 情绪调节 这种模式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调节,阻碍我们意识到自己甚至陷入了过度思考的怪圈。有时,这种模式会让人感觉很有成效,给我们一种运动感,但往往是以摩擦取代进步。大脑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运动量大,距离小。
我们为何过度思考

从根本上说,过度思考是一种保护。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扫描威胁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如今,它让我们保持清醒。
工作期限、社会动态以及唾手可得的持续信息,这些现代压力因素都会触发心理威胁扫描,即使在没有实际危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是一种在现代生活中被重新利用的生存机制。
好奇心、谨慎和细心是帮助我们学习、计划和保持控制感的品质。然而,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它们会被过度激活,变成过度控制。
在他的书中 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2011 年)描述了两种思维方式。
系统 1 是快速的,有时是直观的、自动的或被动的。有时,它很有帮助,但也会出错。
另一方面,”系统 2 “速度较慢、更有意识、更费力,更适合解决问题、复杂决策和分析思考。它需要更大的脑力。它对解决问题很有用,但当过度思考永无休止时,它就会变得很耗费精力。
生活越是复杂,头脑就越是追逐可能并不存在的确定性或保证。反思和思考过去可以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有力方式。当反思成为一个循环往复的纠缠过程时,就会陷入过度思考。
这是压力的正常表现,会让人感到困顿。当过度思考影响到睡眠或日常生活的其他部分时,当它持续、无情、不依不饶时,它就变成了慢性过度思考。
认识并承认过度思考的严重性、频率和对我们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和幸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个起点,停止螺旋式上升,转向更积极、更健康的反思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