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為內在騰出空間

[lwp_divi_breadcrumbs link_color="#E2BB53" separator_color="#FFFFFF" current_text_color="#FFFFFF" _builder_version="4.17.3" _module_preset="default" module_font="Jost||||||||" module_text_color="#FFFFFF" module_font_size="16px" global_colors_info="{}"][/lwp_divi_breadcrumbs]

人性如此
面對外界,時刻警戒,總是要搞清是什麼狀況,以免踏入險境。
對於內在,較省事的方式是片面、忽略、隱藏以免直接接觸痛苦導致無法承擔。

日子久了,外界越來越清析;內在越來越模糊。
而這情形似乎流傳千年,不曾改變
內在越模糊,需要的刺激就越強烈。
現在科技發達,人手一機,時刻和外界保持連繫。
外在世界連結點很多,但是
內在呢,好像沒變的清析,反而要擔心越難明心見性了。

上篇文章講到沒感覺的可能性及面對的方式
這篇要講的是描述
有時,光是描述就能為內在創造空間,彷彿為了缺氧的空間注入了幾絲新鮮空氣一樣。
我有一次在某種狀況下,寫下的一段文字

我不斷的打開手機,期盼著有人和我聯繫。一再的期盼;不斷的失望。我卻不願放棄,彷彿上了癮,也變成無法自主的機械化行為。我試著描述內心的狀況,就像是某個殘破被用剩的,不怎麼高尚的盒子 我陪伴這景象,一會兒,變成一個不斷練投不願丟出球;更好像是無球可丟的投手一樣…我陪伴了這影象,好像有些感悟又說不清楚。心中變的有空間了。趁機記下。可以去睡了,哈哈

在一個似乎是被某種情緒所驅動的不自由模式,透過描述,解開那執拗及失控。

本次練習
閉上眼睛,試著描述一下內在的狀況。
完全不用合乎邏輯,可以是一個影像,像是一幅潑墨山水或是什麼樣的意像情景或是一種感覺或形狀….。
當完成描述時,花三十秒陪伴這描述,注意它在身體內或周邊的變動狀況,不用加以干預,只是用好奇的心情關注著即可。

Related Posts

老好了

老好了

和別人的交流中,找到自己的答案是珍貴的經驗,彼此間的流動,自己的,對方的,身心交感,頗有澄心況味。老好了!

read more
與心的距離

與心的距離

從四月開始將講座名稱定為與心的距離,雖然有些趕流行,不過,澄心強調對待內在感受的方式是WITH 而非IN 。倒也和這命題有貼切之處。

read more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