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3:积极心理学等同于积极思考
积极心理学不等同于积极思考。
积极心理学既是一门进行研究的科学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在这门学科中,从业人员使用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来帮助各种团体和个人。积极心理学与 积极思考 是,前者确实将乐观主义作为一个学术兴趣领域。
乐观主义 乐观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未来持有积极的信念(Scheier & Carver, 1993)。如果我们预期会有好事发生,这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例如,个人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他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而放弃那些他们认为无法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思考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这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它的研究范围还延伸到其他多个主题,包括(但绝不仅限于)积极情绪、人际关系、流动与参与、人生意义、目标与动机、希望与乐观、性格优势等等。
神话破灭!
误区 4:积极心理学不科学
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是什么使一个领域具有科学性。从本质上讲,科学包含两个关键要素:
- 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系统、有条理的研究
- 严格的实践规程
通常,科学界严谨研究的黄金标准是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样,任何以应用为重点的科学学科,如精神病学,都会有一套行为规范或 伦理框架 以指导从业人员。
现在回到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众多研究人员开展了高质量、严谨的研究(包括 RCTs),并在科学期刊上进行了同行评审。
此外,积极心理学从业者有一个伦理框架(Jarden 等人,2021 年)。因此,积极心理学符合被视为科学的标准。
神话破灭!
误区 5:积极心理学只是自我帮助
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自助。反驳这一说法的关键在于,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学科,就像更广泛的心理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一样。
另一方面,自助根本不是一门学科或科学研究领域,它肯定不是建立在研究或经验证据的基础上,而积极心理学则是。
鉴于积极心理学也可以在 本科生和研究生 (可以说,它比自助行业(以及格温妮丝-帕特洛的玉蛋)更胜一筹!)
神话破灭!
神话 6:积极心理学忽视人类的苦难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最初概述的积极心理学任务提出,有必要在心理学研究中纠正平衡。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902 年)等心理学家曾经对人类的潜能感兴趣,而二战后的心理学家则不得不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遭受痛苦、需要病理治疗的个体身上(塞利格曼等人,2004 年)。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强调人的问题所在,直到 1998 年积极心理学突然出现,并试图关注人的正确之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研究人员孜孜不倦地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以及如何提高幸福感。然而,这些研究人员因对生活中的消极方面(如痛苦)关注不够而受到质疑。
2011 年,临床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保罗-王撰文批评积极心理学缺乏平衡和对人类痛苦的关注。自这篇文章发表以来,学者们已经在积极心理学中纠正了这种平衡,关注痛苦和创伤与幸福不可分割的无数方式、 建立复原力意义和成长。
神话破灭
误区 7:积极心理学疗法不适合有心理障碍的人
首先,积极心理学本身并不是一种疗法;相反,它可以用来指导治疗师的实践,例如积极心理疗法(Seligman et al.)
PPT 是否适用于临床人群,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 应用环境中的积极心理学 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学对减轻普通人群的压力和抑郁症状有积极影响(Donaldson,2011 年)。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人们的影响弊大于利。例如,一些练习正念的人可能会经历痛苦(Baer 等人,2021 年)。
具体到临床人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来说,对 PPT 缺乏有力的研究。现有的证据喜忧参半。一些证据发现 积极心理学干预 PPT对包括抑郁症和精神病患者在内的临床人群效果显著(Schrank 等人,2014 年)。
另一方面,有证据表明,积极心理学干预和 PPT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并不比常规治疗更有效(Geerling 等人,2020 年;Hoppen & Morina,2021 年)。
因此,实施积极心理学干预或使用 PPT 需要熟练的从业人员考虑干预是否适合特定的目标受众。
神话部分破灭!
神话 #8:积极心理学是自恋和自私的
想要美好生活是自私的吗?
想要帮助别人是自私的吗?
想要提升自己是自私的吗?
我认为不是。积极心理学为个人提供了成长为人类的机会,当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我们就能更好地为家人、朋友、同事、社区以及我们所在的社会服务。
因此,积极心理学是实现人类繁荣的号角;它超越了个人,想象出一个我们共同发挥最佳功能的世界。
神话破灭!
误区 9:积极心理学采用 “一刀切 “的方法
错。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正在采用个性化的方法来帮助个人和团体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这通常表现为量身定制的 积极心理学活动 以及对幸福的某一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练习。
例如,Pawelski(2020 年)创建了积极心理学干预措施的要素模型,该模型允许将干预措施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这些部分可以混合搭配,为每个人量身定制干预措施。
神话破灭!
误区 10:积极心理学是解决深层问题的速效方法
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人和 团体 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变革。
积极心理学旨在增强人们在两个方面创造积极变革的能力:
- 为他们提供知识和 工具 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进行积极心理学干预
- 通过为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提供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工具和技能,帮助他们的客户
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积极心理学实践(如正念)的人会知道,他们是在玩长期游戏。
事实上,研究表明,坚持应用正念可以在持续一段时间内产生诸多益处(Garland 等人,2017 年)。
此外,例如,需要治疗创伤的人可能会发现积极心理疗法是一种有用的干预措施。然而,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PPT 通常需要每周进行 12-14 次治疗,每次持续一小时(Seligman 等人,2006 年)。
无论如何,积极心理学都能帮助人们应对创伤和痛苦,并为这些问题提供长期的解决方案。
神话破灭!
神话 #11:积极心理学是新事物,只是一种时尚
与社会心理学等其他科学学科相比,积极心理学相对较新(Gergen & Gergen, 2012)。
马丁-塞利格曼 在 1998 年第 106 届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发表就职演说时,首次提到积极心理学是一个领域。
然而,积极心理学研究人员所研究的许多课题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心理学既不是新事物,也不是时尚。事实上,关于人类潜能和 美好生活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就有记载 亚里士多德.
神话破灭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