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我們的情緒來過我們的生活嗎? 繼續閱讀……
仁寫道:
我幾乎閱讀了您所有的技巧,它們都很棒,但上週的技巧 (#714) 確實讓我感到困惑。
我認為自我存在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狀態,你可以從中感受到各個部分的情緒。 我沒有意識到一個人在自我存在時會產生憤怒或悲傷等情緒。 我理解年輕部分的感覺與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沮喪或憤怒之間的區別,但我的印像是兩者都來自“部分”。 我認為作為自我存在,我們只會感到同情。
親愛的仁:
當 Barbara McGavin 和我創造自我存在的概念時,起初就像你說的那樣。
Self-in-Presence 是我們的名字,指的是能夠富有同情心地與我們的任何部分一起出現,而不偏袒任何一方或進行評判。 我們發現(確認)這是積極變化的關鍵環境。 那是在聚焦過程中。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那我們要如何生活呢? 不僅在專注時,而且在與他人互動時,選擇做什麼或說什麼。 誰 做出那些選擇?
是的,您的零件可以做出選擇(如果您已經與它們合併)。 就像選擇訂購第二份甜點或選擇在該討厭的電子郵件上點擊“發送”。 但是讓我們的部分負責我們的行為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那是誰? 很明顯,自我存在。
我們意識到我們想要在自我存在的地方過我們的生活。
我們希望我們的選擇是從 Self-in-Presence 帶來的冷靜、開闊的視角做出的。
接下來我們意識到並非所有情緒都來自零件。
情緒是生活的自然組成部分。 在我們生活的關係和環境中感受快樂、悲傷、恐懼、憤怒……不僅是自然的,而且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無法感受情緒的人與無法感受痛苦的人一樣處於劣勢。 情緒將我們與我們自己的需求聯繫起來,並召喚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繫。
我會說有些情緒總是“部分”。 恨是其中之一。 還有很多羞恥的例子。 但對於大多數情緒而言,僅僅因為你感受到了一種情緒,並不意味著你有一部分。 也許這就是你的感受。
0 Comments